盐津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
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盐津县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9日)
严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受县人民政府宋廷柱县长委托,现将盐津县2021年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调整方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1年1-9月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县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经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1-9月四本预算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9月,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005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89739万元的77%,其中: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9062万元的51.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201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39815万元的68.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9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2268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6477万元的40%,其中: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55万元,完成年预算50160万元的12.1%;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22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9227万元的36.3%。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9月,收入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完成年初预算763万元的0.55%,暂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9月,社保基金收入642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8176万元的70%;社保基金支出559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2756万元的65%。
二、预算调整原因
《盐津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经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在预算执行中,受政策调整因素影响,今年的财政收支预算需要作适当调整。一是特殊转移支付政策取消,上级补助收入减少;二是持续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及新冠疫情影响,部分收入项目有所下降;三是财政事权财权改革,部分专项资金下达方式改变;四是申请专项债券获上级批准增加债务转贷收入;五是受政策影响,年初预计部分收入本年无法实现;六是可用财力减少,相关项目支出调整。鉴于上述变化因素,根据《预算法》及相关规定,拟对今年财政收支预算进行调整。
三、预算调整建议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建议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入资金、上解支出等收支项目进行调整。
1. 收入预算调整。财政收入总计由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下简称年初预算)审议批准数389739万元调整为359086万元,调减30653 万元,主要调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专项转移支付及调入资金。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8%,剔除特殊转移支付一次性收入,同口径增长10%,具体情况如下: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的19062万元调整为18079万元,调减983万元,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4.3%。其中:
税收收入由年初预算的13010万元调整为12135万元,调减875万元,调减主要原因:受减税降费大环境及3+N产业发展影响,增值税及资源税收入大幅下降,调减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2%。税收收入8个项目调减3755万元,其中:增值税由年初预算的6650万元调减为4881万元;企业所得税由年初预算的380万元调整为335万元;个人所得税由年初预算的255万元调整为245万元;资源税由年初预算的2000万元调整为40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由年初预算的625万元调整为495万元;房产税由年初预算的300万元调整为204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由年初预算的85万元调整为60万元;土地增值税由年初预算的400万元调整为320万元。税收收入5个项目调增2880万元,其中:印花税由年初预算的165万元调整为175万元;车船税由年初预算的420万元调整为445万元;耕地占用税由年初预算的1460万元调整为3535万元;契税由年初预算的260万元调整为945万元;环境保护税由年初预算的10万元调整为95万元。
非税收入由年初的6052万元调整为5944万元,调减108万元,调减主要原因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中高中收费缴财政专户管理,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下降,调减后较上年决算数下降8%。非税收入2个项目调减1315万元,分别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由年初预算的1504万元调整为1068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由年初预算的2117万元调整为1238万元。非税收入4个项目调增1207万元,其中:专项收入由年初预算的700万元调整为810万元;罚没收入由年初预算的1641万元调整为254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由年初预算的90万元调整为150万元;其他收入调整为138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由年初预算的303022万元调整为284388万元,调减18634万元,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下降4.1%,剔除特殊转移支付(28727万元),同口径增长6.2%。其中: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224301万元调整为225335万元,调增1034万元,调增主要原因:我县今年纳入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增加,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下降6%,剔除特殊转移支付一次性因素,同口径增长5%。上级补助收入8个项目调增46368万元,其中:结算补助由年初预算的7264万元,调整为9925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由年初预算的140万元,调整为167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老少边穷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4365万元,调整为23022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5753万元,调整为6470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10646万元,调整为13091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2615万元,调整为582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调整为62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1700万元,调整为2028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个项目调减45334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51546万元,调整为48558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由年初预算的33574万元,调整为16827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2734万元,调整为1784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由年初预算的21352万元,调整为12258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949万元,调整为683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22884万元,调整为1679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675万元,调整为35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38722万元,调整为35133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8250万元,调整为8013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6140万元,调整为1086万元。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的77422万元,调整为57754万元,调减19668万元,调减主要原因:财权事权改革后,部分专项调整下达方式,从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达,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8%。
(3)债务转贷收入不作调整。
(4)上年结余结转收入受年终决算影响,由年初预算的3555万元,调整为6031万元。
(5)调入资金由年初预算的20000万元调整为6488万元,调减13512万元。调减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价款收入锐减,导致基金调入下降。
2. 支出预算调整。根据收入变化情况,以及年初财政统一编制增人增资等原因,相应调整支出事项。建议财政总支出由年初预算的389739万元调整为357102万元,调减32637万元,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3%。其中: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的339815万元调整为307789万元,调减32026万元,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下降6%,同口径增长3%;上解支出由年初预算的4376万元调整为3765万元,调减611万元,调整后与上年决算数持平;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不作调整。
(1)支出项目调增资金28377万元。其中:国防支出由年初预算的98万元,调整为359万元,调增26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由年初预算的83万元,调整为206万元,调增12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由年初预算的2075万元,调整为2992万元,调增91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由年初预算的23328万元,调整为29983万元,调增665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由年初预算的2796万元,调整为10837万元,调增8041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由年初预算的540万元,调整为4564万元,调增402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由年初预算的132万元,调整为1074万元,调增942万元;金融支出调整为2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由年初预算的20724万元,调整为26097万元,调增537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由年初预算的2745万元,调整为4641万元,调增189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由年初预算的9376万元,调整为9377万元,调增1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由年初预算的33万元,调整为155万元,调增122万元。
(2)支出项目调减资金60403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由年初预算的23487万元,调整为20438万元,调减304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由年初预算的7246万元,调整为6113万元,调减1133万元;教育支出由年初预算的67692万元,调整为66375万元,调减131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年初预算的73299万元,调整为55734万元,调减1756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由年初预算的7430万元,调整为4963万元,调减246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由年初预算的58775万元,调整为55826万元,调减2949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由年初预算的12258万元,调整为3541万元,调减8717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由年初预算的355万元,调整为217万元,调减138万元;年初预算预备费3400万元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安排到相应支出科目,全额调减;其他支出17927万元(年初预留重点经费及工资按根据执行情况安排支相应科目),全额调减。
(3)预备费使用情况。按照《预算法》中预备费使用管理规定,动支预备费977万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经费566万元、AK替代工程补助资金200万元、政策性防贫保险资金118万元、牛寨旅游环线公路73万元,普洱灾毁土地治理项目结余资金20万元,调整动支预备费后结余资金2423万元用于保工资支出。
3. 调整后收支平衡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7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4388万元,债券转贷收入441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031万元,调入资金6488万元,财政收入总计35908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7789万元,上解支出376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5578万元,财政支出总计357102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1984万元。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存量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一是本年度清理盘活存量资金400万元,主要是住建局保障房结余资金210万元,盐电公路结余资金60万元,民政局补助结余资金57万元,其他存量资金73万元。二是2020年结转存量资金2641万元,其中:扶贫结余资金2404万元,其他部门存量资金237万元。2021年累计可安排存量资金3041万元,统筹安排2656万元(道路硬化、肉牛养殖、户厕改造等扶贫项目2277万元,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补助资金250万元,豆沙镇万古村委会至先锋道路硬化项目资金129万元),结余资金385万元建议调入公共预算统筹安排。直达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直达资金实行单独下达、单独标识,全额纳入直达资金监管平台管理,财政部对资金的细化分配、预算下达、拨付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督、全链条监督。截至9月底收到直达资金指标80008万元,已全额分配到部门,部门支出61178万元,支出进度76.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调整。
1. 收入调整。根据本级基金收入和上级下达基金情况,建议政府性基金收入由年初预算的56477万元调整为57568万元,调增1091万元,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5倍,其中: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的50160万元调整为20899万元,调减29261万元,调减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土地出让价款收入下降,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3.8倍;转移性收入由年初预算的848万元调整为1300万元,调增452万元,调整后较上年决算下降91.8%,下降原因是上年有抗疫国债项目1.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调增29900万元,调增的主要原因是申请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增加收入29900万元(木怀塘水库2100万元、白岩沟水库2000万元、水田易迁停车场5800万元、盐津县城镇供排水20000万元);上年结转5469万元不作调整。
2. 支出调整。根据《预算法》和基金收入情况,建议由年初预算的56477万元调整为57125万元,调增648万元,其中: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由年初预算的39227调整为51472万元,调增12245万元,调增主要原因:申请专项债务29900万元,调整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2.1倍,剔除特别国债支出和专项债券安排支出同口径增长3.76倍,调出资金由年初预算的17250万元调整为5653万元,调减11597万元。
3. 调整后收支平衡情况。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899万元、转移性收入13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29900万元,上年结转546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5756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1472万元,调出资金565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57125万元,收支相抵,基金预算结余44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
1.收入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的763万元调整为464万元,调减299万元,调整后收入增长91倍,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的750万元调整为450万元,调减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由年初预算的8万元调整为9万元,调增1万元。
2.支出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的763万元调整为464万元,调减299万元,其中:国有资金经营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的13万元调整为329万元,调增316万元,调出资金由年初预算的750万元调整为135万元,调减615万元。
3. 调整后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万元,收入总计46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9万元,调出资金135万元,支出总计464万,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调整。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基金已上划上级财政部门统筹,目前尚未进行预算调整,待预算执行结束后,按程序报告预算执行数。
(五)切实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严控政府债务规模,严格执行限额管理。2020年,全县政府债务限额26734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6574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600万元。预计2021年市级新增我县债务限额4590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1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44900万元。2021年全县政府债务限额调整为31324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6674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6500亿元。
预计2021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92982万元,债务规模严控在限额内,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39719万元,保障性住房56014万元,社会事业3621万元,农林水利建设(主要是易迁)83535万元,其他1009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61639万元,专项债务31343万元,较2020年底净增加28448万元(偿还一般债务1452万元,新增专项债务29900万元)。今年预计新增专项债务29900万元,主要用于木怀塘2000万元、白岩沟水库2100万元、水田易迁停车场5800万元、城镇供排水建设2000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按债券期限分:7年期5800万元,10年期24100万元。
二是按时偿还本息,防止债务风险发生。全年应付债务本息54924万元,其中:还本45548,付息9376万元。1-9月偿还本息40679万元,其中还本34616万元(再融资债券偿还33500万元,县级财力偿还1116万元),付息6063万元。
各位领导:以上预算调整和变动情况,待全年预算执行完毕后,各项收支数据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将按程序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年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名词解释:
1.直达资金:通常情况是指中央政府直接拨款到地方,资金下达称为直达资金。直达资金是在建立了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
2.六保和六稳:“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六稳”之间不是孤立的,两者是彼此联系的。“六稳”是大局,“六保”是前提,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才能实现“六稳”,也才能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实现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