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4月1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 盐津县人民政府
  • 734298571/2021-00319
  • 2020-04-13 17:13

关于202041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我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作出批复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要求,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413日至417(5个工作日)

电话:0870-66323616632776 传真:0870-6632362

通讯地址:盐津县黄葛槽新区政通路28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盐津柿子新生石英岩综合资源开发项目

盐津县柿子镇新生村原村一社、新生二社、兴龙社

盐津柿子新生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凿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设计年开采砂石料29万t/年。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主体工程主要包括露天采场;辅助工程包括工业场地、弃渣场、办公生活区等;矿山运输系统、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环保工程包括矿山及弃渣场截排水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等。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采取的预防、减缓不良影响的措施:

(一)废气: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环评分析:施工场地实施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由于本项目距离关心点在500m以外,同时还有山脊相隔,故项目施工期不会对周围的关心点产生影响。燃油机械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为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有NO2、CO及碳烃等,类比其它工程,NO2的浓度可达0.150mg/m3,其影响范围在200m以内的范围。由于关心点距离施工场地较远,故影响较小。

(二)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1、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污水、粪便污水及洗漱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0.80m3/d,施工期内共排放生活污水96m3。施工期优先建设食堂隔油池、化粪池和人工湿地,施工期产生的食堂污水经本次新建的隔油池进行预处理后,其余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处理后全部用于场区周边耕地施肥,不外排。2、施工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为2.0m3/d,而整个施工期施工废水产生量为60m3,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本次环评建议施工废水均排入沉砂池(容积为5m3)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可用于砼搅拌,砂浆用水等,以及晴天对周围环境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三)噪声:施工期间的噪声源主要为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噪声,不同机械产生的声源强度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环评认为:由于施工区域距离周边居民点较远,距离采场施工场地最近距离为矿山矿界南侧200m处正沟村散户,通过距离的衰减,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四)固废:主要为土石方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环评分析:1、本工程建设期工业场地区基础开挖土石方800m3,平整回填土石方800m3,不产生弃土弃渣。新建矿山道路长1.9km,宽5m,采用半挖半填路基,设计开挖边坡坡比1:0.75,开挖边坡高度0.5~1.5m,路基开挖土石方3666m3;设计回填边坡坡比1.0.75,回填边坡高度为0.3m~1.2m,路基回填利用土石方3666m3,不产生弃土弃渣。弃渣场建设期土方开挖主要为修建浆砌石挡墙130m的基础开挖,弃渣场区基础开挖土石方100m3,平整回填土石方100m3,不产生弃土弃渣。新建设施主要包括高位水池(200m3)及配电房,新建辅助设施区土石方主要来源于基础开挖、回填平整,基础开挖土石方300m3,平整回填土石方300m3,不产生弃土弃渣。2、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kg/d,整个施工期共计产生生活垃圾为0.45t,施工场地生活区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桶和收集池,能够回收部分进行回收,部分有机垃圾在施工生活区堆肥后用于矿区绿化底肥,其余部分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置。

(五)水土流失影响:各建筑物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物基础开挖、填筑及石料开采等将使原地表植被、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结构及地形地貌受到扰动和破坏,使表土层裸露或者形成松散堆积体,失去原有植被的防冲、抗侵蚀能力。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先拦后弃、先排水后开挖的水土保持要求;施工过程中要实行永久防护和临时防护并行原则,加强土、石临时挡护、覆盖等措施;加强地表洒水减少扬尘量;土石方调配上尽量减少场地开挖,充分利用开挖土石量来回填,不新建砂石料场等,对有效减少弃土弃渣量、避免或减少深挖高填区域;优选建设时序,合理安排工期强化管理、监理和监督,做好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尽量减少破坏地表植被面积;主体工程施工时段避开雨天和大风天气等。经采取以上措施,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

二、项目运营主要环境影响及采取的预防、减缓不良影响的措施

(一)废气:环评预测1、采场、弃渣场的粉尘最大落地浓度分别6.966ug/m3、2.5228ug/m3,最大落地浓度对应距离分别为86m、74m。最大落地浓度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规定的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采区和弃渣场最大落地浓度对应的距离均在500m范围内,周边敏感点均在最大落地浓度范围内且最大落地浓度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规定的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故项目建设对周围居民点影响小;厂区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露天采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6.185m。按照卫生防护距离的级差确定,露天采场的卫生防护距离定为:采场边界外扩50m区域。根据现场调查,露天采场外扩50m区域范围内现无居民住宅、学校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本评价建议在项目服务期内,露天采场用地边界外扩50m范围内不建设居民点、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2、运输道路扬尘采取加强洒水降尘频次,旱季时不定期对运输公路进行洒水降尘和清扫路面措施。3、食堂产生的油烟经抽油烟机处理后,经大气稀释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二)废水:1、地表水。(1)生活废水。运营期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0.52m3/d。其中,食堂废水经0.5m3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化粪池处理,洗浴废水直接进入化粪池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周边耕地施肥,不外排。因此,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小。(2)项目降尘用水、凿岩用水和机械设备用水均通过自然蒸发消耗掉,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不向地表沟谷排放生产废水。(3)露天采场淋滤水。淋滤水较简单,主要污染物为SS。环评预估雨天38.63m3/d,采取采场下游修建1个20m3沉淀池,对采场淋滤水进行沉淀处理。(4)弃渣场淋滤水。设计在弃渣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周围山体径流下来的雨水不会进入弃渣场,弃渣场雨天淋滤水产生量为2.58m3/d,环评要求弃渣场下游修建容积为5m3的沉淀池,淋滤水经沉淀后SS得到降低。(5)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产生量为3.16m3/次。在矿山工业场地外围设置截洪沟,并在工业场地地势较低处设置雨水收集池,容积为5m3。收集池进水口设置阀门,场地内前15min雨水自流至沉淀池内经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晴天降尘,15min后雨水则阀门控制直接外排至工业场地外围截洪沟,最终进入矿区周边天然沟壑,故初期雨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2、地下水。(1)露天采矿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分析。矿区位于山脊部位,矿山采矿方式采用露天台阶式开采。矿界范围内的设计可利用资源最低标高500m,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矿区及周边无地下水泉点出露。地下水为大气降水补给,采范围内裂隙水可通过采场边坡及斜坡自然排泄;矿区地下水位低于采场最低开采标高,矿山开采不会对所在区域地下含水层造成疏干,此外,根据地质勘查及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开采过程中无涌水产生,矿山的开采不会阻断地下水的补给,对于地下水水位的影响不大。(2)矿区淋滤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雨季矿区淋滤水主要包括采场淋滤水、弃渣场淋滤水等。矿山开采石英岩矿,矿区雨季淋滤水主要污染物为SS。设计在采场和弃渣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将截排水沟外围地表水直接排出,而环评建议在采场及弃渣场下游设置沉淀池,对淋滤水进行沉淀后再外排矿区周边天然沟壑。项目为石英岩矿开采,采场及弃渣场淋滤水水质较简单,通过类比其它同类型矿山,露天采场淋滤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含量较小,因此项目开采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3)矿山开采对周边村庄饮用水源的影响。项目矿区地势相对较高,区内无地下泉点分布,矿区营运后范围内5户居民均拆迁,且矿区范围内无村民饮用水源分布,矿山开采对周边村庄饮用水源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小。

(三)噪声。采场噪声主要来自于爆破作业、凿岩、破碎以及矿石运输。对噪声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为:选用低噪声、环保型设备,基础采用减震处理,风钻采用低噪型并设消声器。采场距离周边村庄较远,噪声源5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分布,故本次主要预测采场厂界噪声。环评预测距离衰减后边界昼间噪声均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矿山在夜间不生产,故矿山夜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四)固废。项目生产期主要固废为废土石、生活垃圾、沉淀池污泥和机修废物。(1)本矿山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95t/年。生活垃圾经垃圾桶进行统一收集分类后,部分堆肥做绿化底泥,其余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置。(2)废土石。矿山开采期产生的废土石为8240m3,全部运往弃渣场进行集中堆放。弃渣场设计容量为18000m3,故弃渣场能够满足运营期废土石堆存要求。(3)沉淀池污泥。沉淀池污泥采取定期清理,清理的污泥全部堆存至弃渣场内,不得随意丢弃。(4)机修室废物。机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0.05t/a,属危险废物,在机修室内设置回收桶暂存,且在旁边设立危废警示标识,废机油统一收集后交由相关资质单位处理,禁止乱丢乱放。废机油的暂存及管理严格按照危废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