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 昭通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中文 支持IPv6

首页 重点领域统计数据公开 自然资源统计

盐津县2021年自然资源综合统计报告

  • 日期:2022-05-15 16:56
  • 来源:县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管理

 

况】 2021年,盐津县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在新发展理念上求实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谋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自然资源保障。

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开展增减挂钩复垦复绿。按照跨省交易指标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实施工作。完成2019年项目拆旧复垦复绿规模799亩,并通过省级验收批复,涉及资金2.152亿元,已到位资金1.5064亿元;新编制2020项目方案4个1008亩,已完成拆旧复垦复绿890亩,涉及资金1.2亿元,已到位资金0.723968亿元。

推动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修复。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核查、县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一矿一策”生态修复台账编制工作。已完成资料收集、野外核查、系统上报及方案台账拟定等工作,目前核查后历史遗留矿山51个。

抓实耕地保护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完成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目标。年内,县耕地实有面积为28520.09公顷,稳定耕地为13666公顷。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已将初步成果上报至省级审查,上级下发盐津县稳定耕地13770.4373公顷,通过初步核实整改补足后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1539.40公顷。三是完成盐津县被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定工作,确定我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为征收集体土地基准地价每亩38900元,已经省级批准公布实施。四是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印发工作方案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对发现的花香酒谷、山水花园问题制定措施及时整改,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推进全域综合整治工作。在全县梳理地块,统筹推进土地提质改造工作,现已动工建设3个项目,面积共1.1321万亩,后续经过全县踏勘梳理,编制规划了13个项目,共7289.28亩,12月10市局组织专家评审了10个,通过了6个4850.18亩。

加强规划管制,推进空间规划。确定的十二个专题研究已全部完成,并征求了各部门意见,邀请开展县级部门审查会议;城市体检报告已通过市级评审;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形成初步成果,县级已进行审查,待修改完善后上报市级审查。

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根据人口与城镇化预测研究,现已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报告、矢量数据及相关表格数据。根据“双评价”成果,本次盐津县城镇开发边界内试划面积为 4250.67公顷,其中与生态红线相冲突面积为25.15公顷,与稳定耕地冲突面积234.29公顷,已提交市局审核。

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启动《盐津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报批,开展过期矿业权清理和分类工作,完成对盐津高岩子采石场等4个县级发证采矿权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拟注销采矿许可证的公告,关闭脱贫攻坚期间所设临时砂石料厂4个、取缔水青高速临时砂石料场1个;严格矿业权出让登记工作,落实并完善联勘联审,今年牵头组织应急、环保局等七家部门完成盐津鑫贵石料加工有限公司鑫贵采石场、桃子坝采石场联勘联审工作`,启动整合盐津汉源矿,变更开采矿种、矿区范围及开采标高;启动正霖鑫采石场变更开采矿种前期工作,开展余粮湾采石场选址踏勘工作,为下步砂石料厂建设提供支撑。

严格执法监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动态巡查无死角,年定期和不定期全县范围动态巡查150450人,发现土地矿产违法案件70件,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730份,制止土地矿产违法案件于萌芽状态63件,立案查处10宗,共处罚款82.87。联合开展违章建筑清理整治。本着“先说服自拆,后采取强制”的原则,我局对违法违章建筑户进行下通知、做工作,联合县综合执法局在盐井镇开展了违章建筑清理整治工作拆除违章建筑3起开展了2020年土地卫片678宗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农村宅基地382宗已移交农业农村局,其余土地卫片已整改到位12宗。聚焦“违建”和“位置”两个要害,今年重点在我县重要水库、河流、自然保护地及重要湿地等区域全面开展违建别墅清查工作,对排查的线索集中研判,目前我县暂未发现违建别墅问题。

抓不动产登记服务。“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办证时限,目前已发放不动产权证书7978本(其中5月底完成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的颁证6975本),发放不动产权登记证明768份,不动产权属登记信息查询1038份。对农村不动产宗地进行数据整合建库,已登记48928宗。

组织专家选取2020年度及2021年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施点41个,项目建设工作已完成并通过初步验收,我县初步形成了地质灾害隐患防治“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工作局面。

 2021年,盐津县自然资源局辖11个职能股室,4个二级事业单位,10个乡镇自然资源管理所,人员编制93个,年内退休0人,年末在职在编人员共73人,其中:公务员10人、参公管理人员20 人、机关工勤人员1人、行政工勤人员7人、事业人员35人;本科41人、专科27人、中专及以下5人;党员36人。局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副局长(主持工作)陈泽荣(2021年6月任职),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荣(女),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国伟,党组成员、副局长单雪莎(女),副总督查黄光强,原局长、党组书记李绍勇因工作调动于2021年6月退出党组。

耕地保护 2021年,坚持把保护耕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第一要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强化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等耕地保护政策,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完成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目标。2021年县耕地实有面积为28520.09公顷,稳定耕地为13666公顷。通过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已将初步成果上报至省级审查,上级下发盐津县稳定耕地13770.4373公顷,通过初步核实整改补足后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1539.40公顷。完成盐津县被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定工作,确定我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为征收集体土地基准地价每亩38900元,已经省级批准公布实施。

【空间规划编制 6县政府组织召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会上县自然资源局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做了情况汇报,对工作前期开展的调研、村庄规划的定位、12个专题研究的深化完善情况进行介绍,详细讲解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城镇开发边界线试划定相关情况,传达了6月4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第七期国土空间规划推进视频会议精神及省市要求。

会议强调,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县未来空间资源的通盘谋划,对高质量推动全县“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各乡镇以及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站位,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落实上来,在本轮规划中充分统筹各近远期发展目标、建设需求和项目安排,提高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前瞻性,合理优化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为盐津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会议要求,各规委会成员单位务必把握好时间节点,用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加快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要做到站位到位,布置到位,进一步加快12个专项研究及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等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目标任务。

   年内,根据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的十二个专题研究已全部完成,通过征求各部门意见,开展了县级部门审查会议;城市体检报告通过了市级评审;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形成初步成果,完成县级审查;开展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组建干部规划家乡编制组87个,组织2475名人员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开展工作培训10次,下发工作手册1200册,召开“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座谈会、恳谈会

132余场次,收集规划征求意见建议44余条,年底完成37个村庄的规划初稿。

 

 

用地要素保障  2021年,保障富民富县产业用地,编制完成盐津县成片开发实施方案(第一次),及时组卷上报了盐津县2021年度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柿子工业硅项目),并获得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开展设施农用地备案162宗,保障了盐津县竹、牛、鸡用地需求。充分保障交通项目用地,开展渝昆高铁的组卷报批工作,并上报至省厅审查;完成昭乐高速公路青水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矿压批复、土地预审、勘测定界等前期工作;开展了永善至盐津高速公路项目立项前期工作。充分保障教育民生等用地,组卷了盐津县2021年度第一、二、四批次用地(含易迁停车场),其中第二批次、第四批次用地完成县级组卷报批工作。

【土地开发整理】  2021年,统筹推进土地提质改造工作,动工建设了3个项目,面积共1.1321万亩(分别是庙坝镇石笋等2个村、滩头乡滩头等2个村、普洱镇灯草等2个村项目)。在全县梳理地块,新编制规划了13个项目,面积共7289.28亩,同时积极组织邀请市级专家进行评审,通过6个项目4850.18亩。

【增减挂钩工作】 2021年,完成2019年项目拆旧复垦复绿规模738亩,并通过省级验收批复,项目涉及资金2.152亿元,已到县财政1.5064亿元;新编制2020项目方案3个482亩,在年底前拆旧复垦复绿452亩,项目涉及资金1.2亿元,已到县财政0.723968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土地供应】  2021年,有序组织土地出让全年共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和租赁73宗,面积105.1484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10943.9953万元。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3.8413公顷,处置率为65.53%,处置闲置土地20.9533公顷,处置率77.3%。

【矿产资源管理】 2021年,启动《盐津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报批,开展了过期矿业权清理和分类工作,完成对盐津高岩子采石场等4个县级发证采矿权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拟注销采矿许可证的公告,关闭脱贫攻坚期间所设临时砂石料厂4个、取缔水青高速临时砂石料场1个;严格矿业权出让登记工作,落实并完善联勘联审,全年牵头组织应急、环保等七家部门完成盐津鑫贵石料加工有限公司鑫贵采石场、桃子坝采石场联勘联审工作`,启动整合盐津汉源矿,变更开采矿种、矿区范围及开采标高;启动正霖鑫采石场变更开采矿种前期工作,开展了余粮湾采石场选址踏勘工作,为下步砂石料厂建设提供支撑。

【地质灾害防治】 4月23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盐津县自然资源局邀请市级专家组,分别在盐井镇及落雁乡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两个乡镇政府领导、自然资源管理所人员、村社区责任人、地质灾害监测员共计110余人参加培训。

会上,专家深入浅出地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讲到灾害发育、形成的过程,就如何防御、如何监测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完备的讲解。同时专家通过ppt展示典型的地质灾害现场图片,给参会人员以视觉上的冲击,让参与人员更深刻地认识到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要性,增强了参会人员的地质灾害防范责任意识。结合县普适型监测预警项目建设的开展,专门进行监测设备运用的细致讲解。

2021年,开展监测预警项目建设,组织专家选取2020年度及2021年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施点41个,项目建设工作已完成并通过初步验收,县初步形成地质灾害隐患防治“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工作局面。针对县域内1:5万详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93处,临时监测点62处,本年度安排641名监测人员实行全覆盖式监测,邀请专家在各乡镇指导开展培训10次,组织应急演练23次,人数达18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汛期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年未发生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

矿山生态修复   2021年,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核查、县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一矿一策”生态修复台账编制工作,完成资料收集、野外核查、系统上报及方案台账拟定等工作,初步核查后历史遗留矿山51个。

【自然资源执法监察】   2021年,落实动态巡查。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动态巡查无死角,全年定期和不定期全县范围动态巡查150次450人,发现土地矿产违法案件70件,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730份,制止土地矿产违法案件于萌芽状态63件,立案查处10宗,共处罚款82.87万元。联合开展违章建筑清理整治。本着“先说服自拆,后采取强制”的原则,对违法违章建筑户进行下通知、做工作,联合县综合执法局在盐井镇开展了违章建筑清理整治工作,拆除违章建筑3起。开展了2020年土地卫片678宗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农村宅基地382宗已移交农业农村局,其余土地卫片已整改到位12宗。

【不动产登记管理】   2021年,“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证时限,全年发放不动产权证书7978本(其中5月底完成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的颁证6975本),发放不动产权登记证明768份,不动产权属登记信息查询1038份。对农村不动产宗地进行数据整合建库,已登记48928宗。开展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处罝化解31个小区2133户、居民自

建房238户,处罝率达100%。

召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及乡村规划许可审批工作培训会 511日,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盐津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及乡村规划许可审批工作培训会。会上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简易版编制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解读;对全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及乡村规划许可审批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进行培训技术服务单位就“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及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申请审批流开展了专题培训;农业农村局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和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文件进行了传达学习,并对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进行业务培训。各参会部门也发表了意见建议并提出问题,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及技术服务单位对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说明。

会议强调,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各乡镇要做到重视规划、规范建设,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全面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与会人员要认真学习研究政策文件,集思广益编制好各乡镇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会议要求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强宅基地管理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依法按程序解决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难的问题。其中过渡期农户建房应注意建房选址禁止区域包括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两侧建设用地面积用地规模150㎡/户且(30㎡/人)建筑要求建筑楼层≤3层建筑面积≤400㎡事项

通过培训强化了各参会人员对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了解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定义、如何编制、编制内容及实施步骤等,对实用性村庄规划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明确办理乡村规划许可审批的流程,就下步解决农村宅基地审批存在的问题、办理乡村规划许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庙坝镇举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动产权证书现场颁证仪式527日,庙坝镇举行首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动产登记证书发放仪式。庙坝镇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及中心集镇安置点搬迁群众约300多人参加颁证仪式。

仪式开始前,向搬迁群众简单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是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自然资源及相关部门加班加点为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办理不动产确权登记,为大家带来庙坝镇首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动产权证书。全县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0个,涉及搬迁安置户6975户,各乡镇陆续开展证书发放工作。庙坝中心集镇安置点222户发放不动产权证,意味着房产有了“身份证”。发放不动产权登记证书,群众财产有了法律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一项重要举措。

【召开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测算成果(草案)听证会】826日,按照《自然资源听证规定》,自然资源局召开盐津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测算成果(草案)听证会。县人大、政协、县纪委派驻纪检组、自然资源、发改、住建等相关单位以及十个乡(镇)人民政府、部分村(社区)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宣布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县自然资源局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目的意义进行阐述。技术单位详细介绍了本次听证事项的具体内容,听证代表们畅所欲言,对此次制定的补偿标准测算成果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听证代表们提出的有关问题,听证主持人、听证人员和技术单位分别进行现场答疑。县人大、政协、县纪委派驻纪检组领导也对补偿标准制定工作提出了要求。听证监察员宣布此次听证会程序合规、听证有效。

召开听证会对落实《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加强和改进县征地管理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加快推进补偿标准制定工作,实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规范统一,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盐津县自然资源局将悉心汲取此次听证会各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督促指导技术单位对补偿标准草案再梳理、再推敲、再完善,确保制定出符合县情、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政策,用实际行动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