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疏散逃生演练
防震减灾 预警先行
0512
2023年5月12日
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那么,你知道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吗?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又有何含义?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减灾日图标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活动
全国防灾减灾日
为了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宣传普及校园防震避险知识,提升全县师生应急避震能力,增强地震时自救自护意识。5月12日,盐津县各校园组织开展“5.12”地震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全国防灾减灾日
安全警钟须长鸣,安全教育要重视。此次演练活动不仅增加了师生们的防震减灾知识,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在不同情况下地震应急避险的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的技能,使其在发生地震突发事件时能有效地避险和自救。盐津县各校园将会持续抓牢抓实安全教育,以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演练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滇公网安备 53062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