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信息公开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位推动政府信息暨政务公开工作,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重大事项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开展重要决策、重大事项相关的制度和程序是不是完善、落实是不是到位全面检查,着力打造阳光政务。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督
查,即以政府信息公开网为主体、以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为重点,强化督查整改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突出重点,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今年以来,我们及时分解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督促、指导县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编制了重点领域信息发布内容规范,明确公开内容、范围、渠道、时间及格式。一是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职权目录、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的信息公开工作。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对取消、下放、清理及实施机关变更的行政审批项目信息及时进行公开。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加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做好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工作协调会,明确公开单位、内容、时限、程序和方式,建立健全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以此推动其他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二是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公开方面。全面实行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县本级和全县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年度的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均按要求进行了公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信息的公开力度,主动公开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具体操作流程和资金分配结果,提高公共资金的公开透明度。三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方面。在政府信息网设置了公共资源配置信息专栏;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征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和矿业权出让、保障性住房、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项目等工作的信息公开,加大土地供应计划、出让公告、成交情况和供应结果信息公开力度,扩大矿业权审批信息的公开范围,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和公租房配租政策及实施情况的信息公开,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公开,加强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四是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方面。在“盐津网”设立了相应专栏,重点围绕行政事业性收费、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科技项目立项验收和资金、医疗卫生、疾病防控、药品管理、就业创业规划政策、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城乡低保信息等内容,加大公开力度,提升政府公信力。五是公共监管信息公开方面。重点推进空气和水环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污染源监测和污染减排、安全生产事故、国有企业财务、食品药品安全和信用等信息公开。建立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信息每季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实时发布等环保信息发布制度,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信息全过程公开,环境违法案件及查处情况、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情况信息主动公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信息公开,加大安全隐患曝光力度。继续加大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监管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整体运行情况、业绩考核结果等信息公开。推进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的依法公开,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六是重大项目建设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将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按照有关规定由政府审批或核准、备案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有直接、广泛和重要影响的脱贫攻坚、农业、水利、能源、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非涉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将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项目监管信息等9类信息作为重点公开地对象和内容,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突出公开重点、明确公开主体、拓宽公开渠道、强化公开实效,努力实现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全过程透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注重创新,健全完善舆情回应机制。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舆情回应机制是关乎社会全局、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要求,建立了我县重要政策解读机制。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明确了重要政策解读范围和程序,各部门通过信息公开网、新闻媒体解读、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对重要政策进行解读,进一步扩大解读途径、拓展解读形式。二是完善舆情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机制,加强我县网络舆情队伍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按照“分片区、分领域、共担当”的原则,调整了全县网络舆情队伍,把各乡镇、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做相关人员纳入舆情队伍进行日常管理,规范网络舆情实时监测、信息发布、舆情处置等工作。进一步落实业务培训制度,对网络舆情工作人员、重要信息发布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进一步落实舆情研判联席会议制度,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协同具体职能部门共同开展网上舆情研判工作,及时发现热点、难点、敏感、倾向性等问题,提出应对对策及建议。进一步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制定预警方案,应对各类重大、突发舆情事件,加强各部门协作沟通。进一步完善舆情信息发布机制,在“盐津网”设置了“在线互动”“书记信箱”“县长信箱”“留言簿”等专栏,对“市长热线”“在线咨询”、“意见征集”等舆情及时作出回应。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19 | 11 | 11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254 | +62 | 10250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513 | +2 | 3290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3776 | -202 | 62406 |
行政强制 | 147 | +27 | 1212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26 | -4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132311 | 4323万元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 | 1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 | 1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
(五)不予以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
2.重复申请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
(六)其他处理 | ||||||||||
(七)总计 | 1 | 1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6 | 2 | 0 | 0 | 8 | 0 | 0 | 0 | 0 | 0 | 5 | 0 | 0 | 0 | 5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因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县级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难以保证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三是个别单位和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部分政府信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公开;四是部分单位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学习不全面、不深入,对涉及到社会稳定的敏感信息把握不够准确,存在信息公开不够规范问题。
下步我县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继续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一是优化全县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目录系统;二是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以推进“五公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为标准,加大对“放管服”、就业创业、市场监管、减税降费、扶贫、棚户区改造、环保、重大决策预公开等重点工作方面的政务公开情况;三是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发挥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作用解读政策;四是抓好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回应好社会关切问题,继续将政府法制、社会民生、城乡建设作为重点,建立政务舆情回应制度,跟踪重大政务舆情的回应效果等;五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抓好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和考核监督;六是做好盐津县人民政府网站、县长信箱、依申请公开平台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盐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11日
滇公网安备 53062302000001号